了解軟化水設備運行時有哪些控制因素?
1、pH值。
不同材質的軟化水設備膜具有不同的pH值適用范圍,料液的pH值大于膜的使用限定范圍時,將會對膜產生水解和老化等有害作用,引起產水量下降,并造成膜的性能的持續性降低、直至膜的損壞。
2、溫度。
軟化水設備過程中,料液溫度隨操作的進行會有所增加。在相應范圍內,溫度升高引起料液黏度的降低,利于軟化水設備產水量的增加,通常溫度增加1℃,膜的透水能力約增加2.7%。商品膜所標注的膜透水能力一般為水溫在24-25℃的數據值,需通過校正系數推算工況溫度下的實際透水能力。
3、預處理。
預處理處理料液的pH值、所含懸浮物及微生物量的高低等,都會影響設備的效果,因此需對原水采取預處理措施,如pH值調節、過濾、消毒等,以發揮設備的工作效率。
4、操作壓力。
在
軟化水設備過程中,維持和增加操作壓力利于增加透水率,并且由于膜被壓密,鹽的透過率會減小。但操作壓力大于上限時,由于膜壓實變形嚴重,會導致膜的透水能力衰退和膜的老化。因此,應根據實際處理料液和所選設備膜的耐壓性能,選擇適當的運行操作壓力。
5、膜組件。
膜組件的清洗效果膜污染是設備運行中會產生的一種影響系統正常運行的現象。即使在操作之前對料液進行預處理,也不能完全消除膜的污染,膜污染產生后,輕則引起產水量及除鹽率下降,重則對膜的壽命產生影響,甚至造成處理系統運行癱瘓。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對膜組件進行清洗。